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九儒十丐

拼音: jiǔ rú shí gài
注音:ㄐ一ㄡˇ ㄖㄨˊ ㄕˊ ㄍㄞˋ
詞性:
結(jié)構(gòu): 其他
近義詞:
反義詞:
詞語解釋

代統(tǒng)治者把人分為十等,讀書人被列為第九等,僅居末等乞丐之上。

引證解釋

⒈ 亦作“九儒十匄”。 元代統(tǒng)治者把人分為十等,讀書人被列為第九等,僅居末等乞丐之上。

元謝枋得《送方伯載歸三山序》:“七匠、八娼、九儒、十匄。后之者,賤之也,賤之者,謂無益於國也?!?br/>清趙翼《陔馀叢考·九儒十丐》:“鄭所南又謂元制:一官、二吏、三僧、四道、五醫(yī)、六工、七獵、八民、九儒、十丐?!?/span>

國語詞典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
九儒十丐

  • 元代統(tǒng)治者把人分為十等,讀書人列為九等(儒:舊指讀書人),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。后指知識分子受到歧視和苛待。
  • 詞 目: 九儒十丐
  • 釋 義:儒:舊指讀書人。元代統(tǒng)治者把人分為十等,讀書人列為九等,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。后指知識分子受到歧視和苛待。有人認為當(dāng)代“臭老九”一詞源于此語。
  • 出 處:一、宋·鄭思肖《心史》:“一官、二吏、三僧、四道、五醫(yī)、六工、七獵、八娼、九儒、十丐?!倍?、謝枋得《疊山集》:“滑稽之雄,以儒者為戲曰:我大元典制,人有十等:一官、二吏;先之者,貴之也,謂其有益于國也;七匠、八娼、九儒、十丐,后之者,賤之也,謂其無益于國也?!眱烧f皆是宋末遺民所書,為當(dāng)時儒者戲說,并無其他史料輔證,也不可視作普遍性情況。
  • 示例:元制:一官、二吏、三僧、四道、五醫(yī)、六工、七獵、八民、九儒、十丐。 ★清·趙翼《陔余叢考》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