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高山流水
[lifty character as towering mountain and rushing water] 比喻知己、知音或樂曲風韻高雅不俗
不是秦箏合眾聽,高山流水少知音?!?/span>金·董解元《西廂》
⒈ 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 鐘子期善聽。 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。 鐘子期曰:‘善哉!峩峩兮若泰山 !’志在流水。
引鐘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 !’”
后以“高山流水”為知音相賞或知音難遇之典,或比喻樂典高妙。 宋王安石《次韻和張仲通見寄三絕句》之一:“高山流水意無窮,三尺空絃膝上桐?!?br/>金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四:“不是秦箏合眾聽,高山流水少知音?!?br/>元金仁杰《追韓信》第一折:“嘆良金美玉何人曉,恨高山流水知音少。”
清袁于令《西樓記·病晤》:“清商繞畫梁,一聲一字,萬種悠揚,高山流水相傾賞?!?/span>
⒉ 琴曲名。內容即據《列子·湯問》所載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譜寫。原為一曲, 唐時始分為二曲,至宋時又分《高山》為四段,《流水》為八段。一說《高山流水》本屬一曲, 元人始分為二。現存?zhèn)髯V初見于《神奇秘譜》。
⒊ 詞牌名。
引《詞譜》卷三五:“調見《夢窗詞》, 吳文英自度曲,贈丁基仲妾作也。妾善琴,故以《高山流水》為調名。”
形容樂曲的高妙。語本《列子.湯問》:「伯牙鼓琴,志在登高山。鐘子期曰:『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?!恢驹诹魉?。鐘子期曰:『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?!弧购蟊扔髦舻摹‰y遇?!抖鲙硭摹罚骸覆皇乔毓~合眾聽,高山流水少知音?!乖R致遠《任風子.第二折》:「高山流水知音許,古木蒼煙入畫圖?!挂沧鳌噶魉呱健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