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駢文

拼音: pián wén
注音:
詞性:
結(jié)構(gòu): 其他
近義詞:
反義詞:
詞語解釋

駢文piánwén

[rhythmical prose characterized by parallelism and ornateness] 文體名,與散文相對稱。也叫駢體文。因其字句皆成對偶而得名,其以四字六字與四字六字相對為基本句法者,別稱四六文。并講究聲律的調(diào)諧、用字的綺麗、辭匯的對偶和用典

(好工具)
引證解釋

駢文又稱駢體文、駢儷文或駢偶文,是一種文體,起源于漢代,盛行于南北朝。古代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。因其常用四字句、六字句,故也稱“四六文”或“駢四儷六”。全篇以雙句(儷句、偶句)為主,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。查看百科

國語詞典

文體名。對散文而言,字句駢儷,注重聲色藻繪,盛行于六朝及初唐,為當(dāng)時文章正格。參見「駢體文」條。
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
駢文

  • 駢文又稱駢體文、駢儷文或駢偶文;中國古代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。因其常用四字句、六字句,故也稱“四六文”或“駢四儷六”。全篇以雙句(儷句、偶句)為主,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