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菩薩

拼音: pú sà
注音:
詞性:
結(jié)構(gòu): 其他
近義詞:
反義詞:
詞語解釋

菩薩púsà

(1)[Bodhisattva] 佛家語。梵語 bodhisattva 的音譯,也是菩提薩埵的省略,菩提是覺悟的意思,薩埵是有情的意思。又譯為大道心眾生;佛教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、地位僅次于佛的人;特指大乘佛教中作為神而加以崇拜者

(2)[Buddha]∶泛指佛

(3)[Buddhist idol]∶泛指某些神

果然天上“文曲星”是打不得的,而今菩薩計(jì)較起來了?!?span id="fhgatx1" class="bold">《儒林外史》

(4)[a kindhearted person]∶比喻心腸慈善的人

引證解釋

菩薩[pú sà]是“菩提薩埵”之略稱。菩提薩埵,梵語bodhi-sattva,巴利語bodhi-satta。又作:菩提索多、冒地薩怛縛,或扶薩。意譯作:道眾生、覺有情、大覺有情、道心眾生。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、求道之大心人。菩提,覺、智、道之意,一詞來源于菩提樹,因佛祖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;薩埵,眾生、有情之意。與聲聞、緣覺合稱三乘。又為十界之一。即指以智上求無上菩提,以悲下化眾生,修諸波羅密行,于未來成就佛果之修行者。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圓滿、勇猛求菩提者。對(duì)于聲聞、緣覺二乘而言,若由其求菩提(覺智)之觀點(diǎn)視之,亦可稱為菩薩;而特別指求無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,則稱為:摩訶薩埵(梵maha^ -sat...查看百科

國語詞典

佛教用語。梵語 bodhisattva的音譯,全名為「菩提薩埵」,意譯作覺有情。其義有二:一、專指成佛前的悉達(dá)多太子。《修行本起經(jīng).卷下》:「菩薩見此眾生品類,展轉(zhuǎn)相吞,慈心愍傷,即于樹下得第一禪?!苟?、指具備自利、利他的大愿,追求無上覺悟境界,并且已證得性空之理的眾生。菩薩所覺悟的境界在佛之下,而在阿羅漢之上。《佛說十地經(jīng).卷二》:「菩薩既得如是大慈、大悲、大舍意樂已,為欲救拔一切有情,轉(zhuǎn)更訪求世出世間諸利益事?!埂冻蹩膛捏@案奇.卷八》:「弟子虔誠拜禱,伏望菩薩大慈、大悲、救苦救難,廣大靈感,使夫妻得相見?!?/p>
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
菩薩 (宗教語)

  • 菩薩是“菩提薩埵”之略稱。菩提薩埵,梵語bodhi-sattva,巴利語bodhi-satta。又作:菩提索多、冒地薩怛縛,或扶薩。意譯作:道眾生、覺有情、大覺有情、道心眾生。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、求道之大心人。菩提,覺、智、道之意;薩埵,眾生、有情之意。與聲聞、緣覺合稱三乘。又為十界之一。即指以智上求無上菩提,以悲下化眾生,修諸波羅密行,于未來成就佛果之修行者。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圓滿、勇猛求菩提者。對(duì)于聲聞、緣覺二乘而言,若由其求菩提(覺智)之觀點(diǎn)視之,亦可稱為菩薩;而特別指求無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,則稱為:摩訶薩埵(梵maha^ -sattva ,摩訶,意即大)、摩訶薩、菩薩摩訶薩、菩提薩埵摩訶薩埵、摩訶菩提質(zhì)帝薩埵等,以與二乘區(qū)別。此外,由于菩薩是佛位的繼承人,因此也稱之為“法王子”,這個(gè)語詞的音譯為“究摩羅浮多”,意譯又稱為“童真”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