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五方的大路。
謂枝杈五出。
⒈ 通五方的大路。
引《管子·臣乘馬》:“今君立扶臺,五衢之眾皆作?!?br/>唐權(quán)德輿《放歌行》:“雙闕煙云遙靄靄,五衢車馬亂紛紛。”
唐崔峒《送張芬東歸》詩:“喧喧五衢上,鞍馬自驅(qū)馳?!?/span>
⒉ 謂枝杈五出。
引《山海經(jīng)·中山經(jīng)》:“少室之山,百草木成囷。其上有木焉,其名曰帝休,葉狀如楊,其枝五衢?!?br/>郭璞注:“言樹枝交錯,相重五出,有象衢路也?!?br/>南朝梁簡文帝《相宮寺碑》:“雪山忍辱之草,天宮陁樹之花,四照芬吐,五衢異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