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威棱”。威力;威勢。見“威稜”。
引《漢書·李廣傳》:“是以名聲暴於夷貉,威稜憺乎鄰國?!?br/>王先謙補注:“《廣韻》:‘稜,俗棱字?!墩h文》:‘棱,柧也。’《一切經音義》十八引《通俗文》:‘木四方為棱。’人有威,如有棱者然,故曰威稜?!?br/>《梁書·武帝紀上》:“旍麾所指,威稜無外,龍驤虎步,并集建業(yè)?!?br/>宋王禹偁《云州節(jié)度使加使相麻》:“其有威稜卻敵,勇毅安邊,式旌善戰(zhàn)之功。”
清魏源《圣武記》卷一:“故自烏拉削平,而后威棱薄海表?!?br/>郭沫若《史學論集·惠施的性格與思想》:“當時離三代神道設教的時代未遠,一切天地間的自然現象都是上帝的創(chuàng)造,都是上帝的威棱,不容有人懷疑,也不曾有人過問?!?/span>
聲威、聲勢?!稘h書.卷五四.李廣傳》:「是以名聲暴于夷貉,威棱憺乎鄰國?!埂段倪x.陸機.辯亡論上》:「威棱則夷羿震蕩,兵交則丑虜授馘?!挂沧鳌竿`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