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鴨舌草

拼音: yā shé cǎo
注音:一ㄚ ㄕㄜˊ ㄘㄠˇ
詞性:
結(jié)構(gòu): 其他
近義詞:
反義詞:
詞語解釋

地膚的別稱。一年生草本植物。生水田,高尺許,葉心臟形或卵形,似鴨舌。夏秋開花,色濃青,可供觀賞。見·李時珍《本草綱目?草五?地膚》。

【好工具】
引證解釋

⒈ 地膚的別稱。一年生草本植物。生水田,高尺許,葉心臟形或卵形,似鴨舌。夏秋開花,色濃青,可供觀賞。見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草五·地膚》。

國語詞典

植物名。雨久花科雨久花屬,一年生草本。生水田,高尺許,全體滑澤。須根密集簇生,葉心臟形或卵形,夏秋開花,短總狀花序,一花至四花,色濃青,可供觀賞。
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
鴨舌草 (植物)

  • 鴨舌草:又名水錦葵。別名水玉簪、肥菜、合菜。雨久花科雨久花屬植物鴨舌草。全國的水稻種植區(qū),以及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(qū)均有分布。鴨舌草為雨久花科植物,性味苦涼,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。治痢疾、腸炎、急性扁桃體炎、丹毒、疔瘡等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