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覺察juéchá
[detect;perceive] 看出
覺察出他行跡可疑
覺察毯子很粗糙
⒈ 發(fā)覺;察知。
引南朝梁武帝《斷酒肉文》之一:“貪毒亦如是,瞋毒亦如是,癡毒亦如是,三毒等分皆同,過患相與,宜深自覺察,善思方便?!?br/>唐劉知幾《史通·書志》:“亦有事應(yīng)可書,宜別標(biāo)題,而古來作者,曾未覺察。”
清周亮工《書影》卷三:“子侄門徒輩,從旁抄録,一字亥豕,輒自覺察,不可欺也?!?br/>洪深《戲的念詞與詩的朗誦》七:“散文須使朗誦者先在內(nèi)容方面覺察情緒,再從而辨出節(jié)奏?!?/span>
⒉ 檢舉揭發(fā)。
引《宋史·度宗紀(jì)》:“申禁奸民妄立經(jīng)會,私創(chuàng)庵舍,以避征徭。保伍容芘不覺察坐之?!?br/>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理宗淳祐十年》:“今州縣官吏贓敗,或營求脫免,請下諸路制、總、監(jiān)司遵守,仍許臺臣覺察。”
⒊ 警覺地察查。
引《舊五代史·食貨志》:“沿江州縣,每有舟船到岸,嚴(yán)加覺察,不許將雜鉛錫惡錢往來換易好錢。如有私載,并行收納?!?br/>宋司馬光《乞罷保甲招置長名弓手札子》:“其下番者,自十將以下,各隨所居之處,與耆長同覺察本管分內(nèi)曾為強盜之人及窩藏之家。”
明沉榜《宛署雜記·圣諭》:“七月,説與百姓每:互相覺察,不許窩藏賊盜?!?/span>
察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