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模棱兩可
[double-talk;ambiguous] 可作兩種解釋;既不肯定也不否定
官僚主義的模棱兩可和含糊其詞的大雜燴
⒈ 形容對事情的雙方不置可否,是非不分。
引《明史·余珊傳》:“堅白異同,模棱兩可,是蓋大奸似忠,大詐似信。”
丁玲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三五:“他覺得在文采的理論政策的淵博學(xué)問之下,就不敢堅持一個一定的主張,就不得不采取些模棱兩可、含混的語句了?!?br/>魏巍《東方》第一部第七章:“新任的支部書記……怕得罪人,在支部發(fā)生爭論時,常常是模棱兩可,搖擺不定?!?br/>亦作“模棱兩端”。 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史料·粵東紀(jì)事》:“祁宮保模棱兩端,怕事之極?!?/span>
比喻含糊、不明確的意見、態(tài)度或主張等。參見「摸棱兩可」條。